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契丹之梦

第042章:增产十倍

上一章说到县尉梁鸿来向萧空宁禀报说:金人正筹划着在浑河上游不远处修桥,假如金人真的建了桥,浑河将不再是屏障,矿场随时可能被金军围困,为避免危局发生,就要修建边墙和增兵。

苍石伙洛城不在主干道上,而是在离开主干道七八里的山沟里。虽然金军难于攻克矿场城堡,却可以围困它。

山区的地形都是两山夹一沟,这里同样有一条小溪,沿着小溪就是到矿场的马车道。

面对这种地形,萧空宁很容易想到利用这条小溪设防。但是他有自知之明,套用一句现代调侃的话说:他军人的不是。

他的地位很高,如果说错了会造成麻烦。因此他让梁鸿来做防守的预案,自己没发表任何意见。

不过由此他想到了火炮,如果现在就有火炮,无疑是防守的利器。

历史上火炮还要一百多年后出现,他原本不想触碰会影响历史走向的这一个利器,可是为对付历史上这个宿敌,他再次思考,要不要制造几门火炮呢?

。。。。。。

他们说着话就远远地看到了苍石伙洛城。时值春日,山林都露出绿色,远山近水好似一幅山水画,面对如此美景,萧空宁心情大好。

这一行人马,沿着蜿蜒的官道,缓缓朝着苍石伙洛城行进。

距离城门尚有数里之遥,已经可以看到苍石伙洛城的菱堡城墙了,它宛如一只巨兽横卧在山林之间,城墙由大块的石头砌成,显得威武挺拔。城墙上军旗招展,衬托着均匀的分布的箭垛,更觉得威严。

这一队人马有数百人,按正常规矩应该让军队在城外扎营,避免扰民。可是这山区的地形难于找一块空地做营盘,就只能进城了。好在苍石伙洛城足够大,并且城中人口极少,容纳几百营兵很容易。

队伍继续前行,不久便来到了城门前。城中几个低级军官,就是千总佰长的,带着营兵工匠们列队于城门外,他们都穿着干净整洁的军服,神色恭敬,也有一些看似民众的人们站在街边看热闹。

这个小城里是没有平民百姓的,这些男女老幼的人都是随军家属。

小城里有守城的两百营兵和几十个工匠,家属有二十多人。这个小城里只有这么多人,最大的军官是个千户官,现在是倾城而出了。

工匠是属于军队匠户营的,所以工匠也算是军人。但是匠户都是世袭的,他们的儿子长大了还是工匠,所以每一个工匠都有一个家庭,当然也会有妻女老小。

待萧空宁的马车到了城门近前,欢迎的人群在几个小军官带领下全都下跪迎接总督大人。人群显得静悄悄的,不会有现代里高呼口号,挥舞彩旗的场面。

队伍进入城中,与城外的景色不同,尽管人口不多,但是有人就有烟火气。

城中房屋稀少,有一处算是民居的小院子,院子里只有一排房子,现在都腾空了,算是总督大人的临时行辕。

稍作休息后,萧空宁在一众官员的陪同下去视察城墙,这城墙是他亲自设计的,当然关心。

城墙上,防御设施齐全,视察的重点有两处:一是弓箭储备要足够多,以应付敌军围困时,箭矢不会短缺。二是南门城内有两架巨大的投石机伫立在哪里,是这个时代的重兵器了。

投石机就是利用杠杆原理把大石头抛出去。

它抛射的射程一般在一两百米之间,已经是超过弓箭射程的远程武器了,因此它是这时候的重武器。它的优点是威力大,大石头破坏力很大,如果砸中马车,则马车就会粉身碎骨;它的缺点也很明显:没准头,操作抛石机的兵丁也不知道石头能飞到哪儿去,纯属瞎猫碰死耗子,误伤自己人也是可能的。它还能够抛一堆碎石头,那就可以扩大打击面。

由此可知火炮强于抛石机之处了,虽说火炮不能指哪儿打哪儿,起码有个准确度。此外,火炮的炮弹速度快,打击的力度上了一个数量级。打比方说,一个铁球炮弹砸中一辆马车,它的力道相当于大它几十倍的石头的作用力。

我们都知道汉字的炮字有两个,火字边的“炮”和石字边的“砲”,石字边的砲说的就是抛石机。火炮还要到一两百年以后才出现。

城墙上的箭垛都有方孔,那是弓箭兵射箭的位置,类似于现代碉堡的射击孔。

城墙上还设有储水槽,以备应对敌方火攻。

萧空宁一边观察,一边不时向身旁官员询问防御细节。他只会询问,基本上不会指示什么,他知道自己对军事是外行,不能瞎指挥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萧空宁来苍石伙洛就是视察铜矿的,目标是要求大幅度提高铜产量。他休息一晚,第二天就直奔矿场。

他看到的是原来的一个冶炼炉增加到两个,炉子的体积更大了,使得日产量从100斤提高到500斤。这个生产能力已经占辽国铜产量的一成(十分之一),已经成为辽国重要的铜产地了。

这情况说明这个矿场潜力很大,继续增产是可以做到的。

萧空宁转身询问梁鸿来:“梁县尉,工匠们为增产做的不错,你们是如何奖赏的?”

矿场中所有人员都是军籍,都归县尉管。

梁鸿来:“回大人问话,按军规办。在改建和扩建冶炼炉的那几个月,赏银丰厚,差不多都得了双饷,工头和主要工匠的赏银更多。”

旁边的工匠千户,满脸堆笑,一个劲地点头,说明此话不虚。

这是个重要问题,有打赏才有积极性,这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基础。

萧空宁换了严肃的面容,他说到:“今天我提一个新的要求:在一年之内把产量再提上去十倍!你们能做到吗?”

梁鸿来和工匠头都露出惊讶之色。难怪他们惊讶,提高十倍就是日出产5000斤铜,这是他们不敢想的。

萧空宁:“怎么?做不到吗?

“你们可知道?宋国出产的铜比我大辽多出三四百倍!宋国的工匠能做到,你们为什么做不到?我要你们把出产提高十倍,还不到宋国的一个零头。”

是啊,如果眼睛向外,看看宋国,萧空宁的要求确实不高。

听总督大人如此说,他们确实感到惭愧了,梁鸿来与工头小声嘀咕几句,然后他说到:“启禀总督大人,我们能做到,并且还可以更高,或许还能破万呢?”

萧空宁:“好,我不加码,要求还是日产5000斤,达到了有赏,超过了重赏!”

萧空宁也看到了采矿的情况,多数工匠都在砸石头选矿,大块的两三个人合作,小块的用手锤砸,达到可以装入冶炼炉为止。只有少数工匠在开采,实际上就是地表采矿,并没有挖矿洞。

这说明此地矿藏丰富,遍地的石头都是铜矿石。也说明矿藏丰富,整个山都是铜矿石,这为增产提供了条件。

萧空宁问:“这附近都勘察了吗?还有没有这么好的采矿地点?”

萧宏它:“回大人的话,向这条沟里面走,绕过一个山坡,哪里的矿石也很多。因为没有道路,马车进不去,所以还没开采。如果要采那里的矿就要先修路,其实修路挖的石头也都是矿石。”

这里的矿藏太丰富了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萧空宁用六天时间视察了铜矿场,督促增产的目的达到了。回到辽阳又开始关心他的合金钢了,于是他马上找来他弟弟格尔,询问冶炼炉的情况。

格尔说:那处小院子还在施工,围墙已经建好了,墙很高。遵照哥哥的意思,在大门处建了影壁墙,不让外人看到里面。院内一排房子的地基已经打好了,开始立柱砌墙。

一个伍的卫队兵也开始站岗了,除了工匠外的闲人不准靠近。五个工匠也来了,他们的工头带四个工匠正在砌炉子。

现在工匠中人数最多的是盖房子的,有二十多人,有木匠瓦匠和苦力。除此之外没有闲杂人。

他还说那个炉子很小,工匠说一次只能炼二十斤铁。

格尔说的很详细,看来他是用心了,对此萧空宁很欣慰,自己的弟弟有出息。

这么重要的事萧空宁还是要亲自去看了才放心,回来后的第二天他和弟弟一起去查看。

未完待续。

—end—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